中国的净水机市场处于基本未开垦的状态,这个超级市场足够大,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的。在中国市场积累的势力足以撼动世界。不缺关注度,不缺市场,不缺技术,不缺资金,不缺少一般人才,不缺人力,不缺所谓的战略策划(书),甚至也不缺少企业家精神……。还缺少什么? 它还缺少一样最关键性的东西—— 任何时代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有人进行恰当的,建设性的,创造性的思考。老邓的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”就是这样的智慧。这样的智慧却不是想有就有的。 这样的人才最缺少。 对于有经验的农夫,植被茂盛,可以减少土地流失,越茂盛说明土地肥沃,植物越繁殖,土地的腐质肥越多,越好耕作。简单的重复没有质的差别,他们怀着梦想和理想,投入热情,时间,智力,金钱和人力等,随着时间的转移,这些都会风吹云散,他们投入的百亿资源最后会转化为你生存的肥沃土壤,那时候才是真正收获的季节。 看到如此多的乌合之众参与这个行业,我总涌起莫名的兴奋。 按照尼采的标准,蚂蚁有生存意志,如果人要把人的意志加给蚂蚁是很简单的事情。 说大点,国与国的较量是某种意志的较量。 市场而言,最后总有些强大的意志会把它的意志强加给市场的其他参与者,并建立新的秩序和游戏规则。唯有把市场竞争从价格和技术等的层面,提升到意志的层面,你才会所向披靡。不过人不能通过拉自己头发来提高自己。 政治是游戏,社会是游戏,人生也是游戏,…… 我一直认为史玉柱是把脑白金当作游戏来玩的,苹果的“游戏”玩的最纯粹。技术可以模仿,而游戏的精神却很难模仿。下面《快速普及是极其重要的策略》篇就是把净水机市场看作游戏而设想的。在我看来快速普及就是种游戏! 制造尽可能好的产品,以尽可能的低价大量销售造福民众,开发不同档次产品满足不同需要,吸取最大利润。 市场不缺少企业家精神,缺少让企业家精神配合的要素,如技术的先进性或有游戏精神的企业家。 合适的方法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,顺风顺水,这是任何净水机企业都向往的。目前除少数企业外,困扰行业一个问题从现象上看是:渠道没有办法良性循环的生存条件。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渠道的扶持,而是生产厂家根本性的营销理念模式问题。 你比其他一千多家的企业聪明吗?当然,每个企业都认为有把握做好净水机市场,每个企业都认为做了它认为最应该做的事情。但是可以预见的未来是这些企业中98%都要消失。 这是个不奇怪的现象。 第一梯队 掌握关键技术和营销方法 ,最后这些技术和营销方法表现为品牌,表现为对市场的控制。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最后表现! 第二梯队 掌握工厂生产资料,有成本优势和制造技术积累,有定渠道通路,通过行业耕耘,有定知名度。外单和零配件供应给其他净水机企业,配件供应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筹码和生存能力。这个梯队会被悄悄的淘汰,原因是制造业对现代工业,特别是水处理,秘密不多,只有掌握市场才能生存,而市场的秘籍不在制造技术中。第二梯队也有能通过努力晋升到第一梯队。但现象是现在市场的情况是第二梯队相反没有多少声音,是对市场心知肚明的隐忍退缩? 如果没有强悍的第一梯队出现,那么战争的格局层次在第二梯队发生,这将会是场惨烈的,持久的市场消耗战,低价和互相攻陷是这个战场最常用的武器,这样的结果对任何参与者都不会有好结果,其最后的结果对最终的消费者也是有害的,从现象上看,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。目前有许多传统的家电企业或其他类企业进入这个行业,如果竞争的层次停留在这个格局,那么他们的投入与产出比一定会让他们失望,这些企业通常会按照他们做其他电器的思维去操作市场,这隐含了风险:渠道经销商的成本高,销售有限度,对经销商不利的,最后对公司也不利,目前的情况是生产商得益于遍地开花的经销人群,出货有量,问题还没有非常明显的表露出来。 第三梯队 购买配件组装,或部分配件自给,组装工厂。特点是灵活。其生存命运不超过三年 第四梯队 纯粹的配件供应商,如接头,增压泵 RO膜。最后的命运取决于第一梯队的战略意图 第五梯队 纯粹被市场的前景吸引的新进,无生产或营销优势,只有钱,新进的企业基本可以归到这类,原本这些企业是从事家电、橱柜、汽车,或传统的工业水处理行业,他们缺少第二梯队行业耕耘多年优势,一般他们也会采购设备进行生产或OEM,他们的生存取决于终端销售所反馈的销售的利润,在目前的整体市场环境下很难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。持续的,大的投入考验他们的耐心和决策者的智慧。不信观察帅康公司看看。